一带一路 | 2021年08月27日14:22:06 | 阅读:542 | 评论:0
原标题:我在印尼创业
吴玄烨(右)和印尼同事。受访者供图
前不久,202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、创业组冠亚军争夺赛在南京举行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“棕榈青年——一带一路上的奋进者”项目荣获季军。该项目的主创是1995年出生的南通小伙吴玄烨,该校移动通信专业2016级的毕业生。
5年前,毕业季来临,同学大都希望去上海、南京等大城市发展,吴玄烨却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选择——前往印度尼西亚创业。
“你的专业是移动通信,去那里能有好的发展吗?”亲朋好友眼中这个“无厘头”的选择却是吴玄烨深思熟虑的决定。原来,吴玄烨的父亲多次远赴印度尼西亚做生意,对于那边的情况十分了解。
父亲眼中,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,并且有大量的作物用于出口。但是农作物生产率较低、缺乏加工能力成为当地面临的难题。“这是机遇也是挑战。”吴玄烨至今还记得父亲对他讲的话。
棕榈油的原料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,产油量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5倍以上。棕榈油是极具商业、营养和社会价值的油品。除了食用,棕榈油还是人造奶油、肥皂、化妆品以及生物燃油的原料。毕业前夕,吴玄烨就开始了创业,当时他做的是棕榈油等大宗期货的“中间商”,负责从印度尼西亚等地买进棕榈油,卖给国内的工厂。最开始公司没有办公室,学校专门为他提供了一间办公室,供他处理业务。
2016年到印度尼西亚调研后,吴玄烨发现,当地棕榈油出口价格为每吨800美元。如果工厂可以将棕榈油做成成品出售,当地政府就会免去每吨50美元的关税。“这样算来,利润就更大了。”吴炫烨下定决心,留在当地创业。
他刚到佩拉布汉岛时,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。村庄里的村民大都处于失业、无业状态,生活难以为继。吴玄烨在印尼创办公司,承包了当地两万公顷土地。这是一家集油棕种植、油脂加工、储运等方面的综合性油脂企业,涉及棕榈油的生产、加工和销售。
公司建起来了,但如何解决农作物生产率较低的问题,难倒了这个农学的“门外汉”。那段时间,他多次往返国内外,请教各类专家相关问题。费了一番功夫,吴玄烨发现,土壤、树苗、水利成了提高生产率迫切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。
当地棕榈树的生产周期长达4~5年,吴玄烨想办法引进了生产周期更短的优质棕榈树苗。他还花了不少功夫改良土壤,有业内专家对他说重庆某家公司生产的钾肥效果好,他就赶往重庆,带回的钾肥解决了改良土壤的难题。一来二去,他种的棕榈树生长周期已降低至3.5年。
建厂修路的工作中,吴玄烨带领工人打下了5口深井,还运来了柴油发电机等各种设备。因为地处上游,种植园兴修水利的同时也解决了下游居民生产生活的用水问题。
刚开始,他们的油棕苗还被偷过,不过一段时间之后,再也没有出现这个问题。吴玄烨说,他在用心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问题,“他们看在眼里,后来自发帮我们看管树苗”。
种植园开工后,他雇佣当地居民进入工厂、种植园工作。公司50多人的管理层,有一半是当地人。截至目前, 企业已创造就业岗位2000多个。
20岁的莱恩是种植园内的一名工人。从前,他在家中务农,生活拮据。如今,他每月收入折合成人民币约3000元,这在当地是一笔可观收入,足以让一家人过上富足的日子。
如今,两万公顷种植园的油棕结果了,棕榈油产量极高。吴玄烨的公司将成品全部销往国内,2020年销往国内市场的棕榈油就多达9万吨。
受疫情影响,吴玄烨暂时无法回到印度尼西亚,趁着这个机会,他计划前往天津、南通等地谈合作,建设储油罐、生产棕榈油配套的工厂等设施。
每天晚上,吴玄烨都会和远在印度尼西亚的同事们视频聊天,进行线上会议:“我们在印尼种植棕榈树,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就业需求,也迎合了我国的市场需求,这是一件幸福且有意义的事情。”(记者 李超)
(责编:木胜玉、朱红霞)
交通学习网
www.alimo.cn